日本地震海嘯引發(fā)核電危機后,浙江核電安全狀況如何?今天是秦山核電基地公眾開放日,浙江在線記者應邀和省級機關代表、部分嘉興市民一起,來到位于海鹽的秦山核電站進行一次深度參觀。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、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核電站,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,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。今天前來參觀的大部分市民是第一次進入核電站,遠遠看到巨大的核反應堆就興奮不已。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勇熱情地迎接參觀團一行。據劉志勇介紹,核電站一期一臺30萬千瓦的反應堆已運行20年,還有兩臺各100萬千瓦的反應堆在建;二期3臺65萬千瓦的反應堆已運營,還有1臺65萬千瓦的正在調試,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,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,建設兩臺70萬千瓦發(fā)電機組,于2003年建成投入運營。
隨后,在中核集團安全環(huán)保高級主管李芳的陪同下,市民參觀了核電站模擬運行展廳、核電站模擬主控室和應急中心,了解壓水堆核電機組運行原理,主控室操控情況和核應急相關預案。在秦山第三核電站有限公司,他們還乘車進入核電站的“控制區(qū)”和“保護區(qū)”深入參觀。“日本核電危機主要是海嘯導致了應急電源出現故障,最終使反應堆冷卻系統(tǒng)無法工作。”李芳介紹說,秦山核電基地以及浙江在建的其他核電機組均不在地震帶上,杭州灣地區(qū)也沒有大的地質斷裂帶,不會出現地殼大范圍的垂直升降,且核電基地能“扛住”強度為8級的地震,而這里不會發(fā)生6.5級以上地震。此外,浙江沿海有著寬廣的大陸架,外圍還有島鏈阻隔,能有效阻擋深海大洋地震引發(fā)的海嘯。
據李芳介紹,秦山核電站和日本福島核電站設計有著較大的差異。福島核電站是沸水堆,設計于上世紀60—70年代,核電站發(fā)生事故時,最外層的保護殼受到損毀,帶有放射性的氣體外泄。我國國內的核電機組采用的主要是壓水堆技術,成分吸收了上世紀60—90年代的壓水堆運行建造經驗,在設計上做了較大的改進。與早期設計的核電站相比,考慮了嚴重事故的緩解措施,壓水堆由于二回路的存在,設有飛能動消氫裝置,可有效滴控制安全殼內的氫氣含量,防止發(fā)生氫氣爆炸事件,排除的蒸汽也沒有放射性。另外一方面,秦山核電站的反應堆外層保護殼比福島的大三倍,安全條件下能容納的水蒸氣也更多。
“秦山核電站一直很神秘,這是我第一次到核電站參觀。這里的保護措施嚴密,預計預案也很完善,我回去要好好宣傳核電是安全的。”70歲的嘉興市民平動泉是本次參觀團中年紀最大的一位,從1984年秦山核電站破土動工,嘉興市區(qū)離海鹽不遠,他一直很擔心核輻射的問題。參觀完核電站,平大爺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。6日,秦山核基地還將開放一天,接待部分嘉興市民前來參觀。
信息來源:拓普儀器儀表網 信息整理:m.jhyzan.com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歸本單位所有 Copyright © 2010-2025
蘇ICP備10068214號-1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605號 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